在全党全国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11月5日,由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理论旅行与体系再造:外国新闻传播史学术研讨会”在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推动外国新闻传播史、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传播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的相互交流,发掘理论概念在历史进程中的多样性,探寻学术话语在不同文化和环境中的流变性,考察拓宽外国新闻传播史路径的诸多可能性,助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来自国内17所高校的52位学者嘉宾,通过线下线上融合的方式参与大会。
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首任理事长郭镇之教授、第二任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和现任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研讨会开幕式由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陆柳主持。
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新闻史学会麾下历史最久的二级专业学会之一,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一直是兼顾新闻与传播、研究与教学、具有学理关怀和全球视野的学术团体。当下正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佳时期,亦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阶段,希望有关研究融合更多学科视野,共同为推进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是建构中国自主的新闻传播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分支,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要面向世界,需要研究新闻传播学在西方经历的理论旅行,这正是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使命之一。
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首任理事长郭镇之教授表示,从外新史专业委员会成立之初,就主张新闻史研究应该有一种宽阔的学术视野,需要关注一切与外国、国际、中外交流相关的新闻传播领域的“问题”,在国际传播、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研究日益繁荣的当下,外新史研究在推进新闻传播学术的发展中责任巨大。
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第二任理事长孙有中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际传播相关内容,指出学界同仁应该主动聚焦国际传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学术力量。
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现任理事长姜飞教授回顾了外新史专业委员会14年的发展历程,认为在建设与中国的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话语和话语权的同时,外新史领域的学者应该注重思考如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下沉到中国人的现代化,思考传播如何建构和丰富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实质。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史安斌教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咏华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副院长胡翼青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向芬研究员、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新闻学院白红义教授等围绕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中的理论旅行和体系再造等议题做了主旨发言。
为了更好分享对于外国新闻传播研究的真知灼见,推动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贡献智慧,研讨会还举办了“鉴往知来:中国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学术史与学科史”“理论旅行:中国外国新闻传播史学界对国外理论的接受、批判、改造与输出”“见微知著:外国新闻传播史领域的最新个案”“比较之维: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当代全球传播与跨文化传播诸议题”“体系再造:思想史、文化史、身体史、话语史、技术史等视角的有益补充”等多个分论坛。
在我国,外国新闻史的研究已逾百年,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前沿门户”。理论由此进入中国,开始旅行,对话在此汇聚,历史与当下问题亦从此交相映照。外新史研究也经历了从描摹到阐释、从接受到批评、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见证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局大背景下的媒体变迁,也凸显着我们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近年来,外国新闻史研究的视野和边界也在不断拓展,从单一的报刊史发展到新闻社会史、新闻传播史、媒介考古学、新闻传播思想史,进而辐射到国际传播、全球传播诸领域,学者们正在摒弃对历史的碎片化、浅表性阐释,追求系统化和创新性的研究。